English

锡林郭勒: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2000-10-30 来源:光明日报 乙白 我有话说

以草原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是一个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近年来,这个地区的领导始终注意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牧区两个文明建设得到协调发展。

由于牧区偏僻落后,长期受计划体制影响,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和牧民观念保守,小富即安。在基层干部和牧民中得过且过、不求进取的心理也比较普遍。这些观念和心理,严重阻碍着牧民走向市场、走向富裕。盟领导认为,在抓好以科学理论武装各级领导的同时,突出抓好基层干部和牧民的素质教育尤其重要。他们经常采取理论下乡、巡回宣讲、典型示范、督察指导、算账对比等方法,引导基层干部和牧民转变观念、闯市场;还分批组织旗(县)、苏木(乡)领导到江苏、山东、辽宁等发达地区集中办班,挂职锻炼,组织牧民自费到澳大利亚等国学习先进的畜牧业生产方式。这些有力的措施使牧民的市场意识普遍增强,全盟牧区知名经纪人已有1200余名,牧民围绕市场搞经营,收入不断提高。

牧民富裕之后如何继续发展?怎样文明生活?锡林郭勒盟的做法是评比“十星级文明小康户”,引导、帮助牧民掌握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明的生活方式。

首先,对围草轮牧、建设棚圈、兴修水利、种草种树等成绩突出的“十星户”,在基础建设立项、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大大调动了牧民圈舍养畜的积极性,涌现出一大批家庭牧场和牧业大户。同时引导牧民学科技、用科技,每年有8万多牧民接受技术培训,累计有10.7万牧民获得“绿色证书”,有4.5万牧民家庭技术员,有2133名青年牧民“科技星火带头人”。

与此同时,还通过评比“文教星”、“卫生星”、“新风星”,引导、帮助牧民改善生活方式。牧民重教习文,读书看报听广播已成为生活必需。现在全盟牧民全部实现定居轮牧。改水改厕,整治环境,美化庭院,已经成为广大牧民的普遍行动。

随着牧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迫切,锡林郭勒盟坚持以家庭文化为切入点,以三级文化网络为依托,不断丰富和发展牧区文化活动。

锡林郭勒盟还引导牧民开辟家庭文化角,购置图书报刊架,开展读书、歌咏活动,充实业余生活。很多牧民家庭添置乐器,自娱自乐。家庭那达慕集文体娱乐、观光旅游、招商引资和信息交流为一体,已经成为牧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时尚。目前还为牧民安装了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3739座,使他们进一步了解世界,了解市场。

经过多年努力,现已形成旗有文化馆、苏木有文化站、嘎查有文化室的三级文化网络,并坚持实施设施、人员、经费、活动四落实。全盟145个苏木乡文化站中,一类达80%以上,大部分嘎查村建起了文化室,这些文化室一般都设有活动室、图书室和医务室,一个团结、富裕、民主、文明的锡林郭勒正在走入新世纪。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